在忙完“中考”成績后,車市下半年開始流行整體上市了。
最近一兩個月,一汽、廣汽、北汽都搶著實現在資本市場的布局。特別是隨著廣汽集團8月30日即將登陸H股,排名在廣汽之前的北汽集團坐不住了,也將立即再度重啟上市大幕。
本周,北汽整體上市的主體——北汽股份即將掛牌成立。在借殼福田日趨艱難的時刻,北汽希望通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實現整體上市。但筆者認為,北汽上市注定是一條命運多舛之路。廣汽的八年艱辛上市之路剛剛水到渠成,北汽的整體上市也遭遇了韓國現代汽車集團的強烈反對。
北汽集團股改上市之事已遷延數年,今年年初以來,更是隔兩三個月就有北汽集團股份公司即將掛牌的消息傳出,但每次都無果而終。而7月底股份公司掛牌的消息無疑讓業界興奮了一把。但韓國現代這個北汽最重要合作伙伴的強烈“不合作”,無疑將導致北汽具體上市時間表難以落實。
北京現代目前的利潤支撐著北汽集團的半壁江山,這部分資產能否納入上市公司,決定了北汽集團短期內能否順利上市。但現代汽車若最終拒絕北汽將北京現代的中方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北汽惟有等待自主品牌羽翼豐滿后方可實現上市夢想——這恐怕還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北京現代對北汽集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002年與韓國現代汽車成立合資公司時,北汽集團還是一盤散沙。除了北汽福田,其他兩家整車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經過與韓國現代八年的合作,北汽集團在銷量上成為全國排名第五的整車公司,躋身“四大四小”之列。
目前北京現代在北汽集團占據半壁江山,韓國現代控制著合資公司的話語權,它的強勢讓北汽集團無計可施。據說北汽集團和韓國現代雙方就上市一事進行了不下幾十次的正式和非正式協商,北京市國資委等部門也積極介入,但現代汽車始終拒人于千里之外。
有人透露,北汽集團在做股改上市前審計工作時,北京現代工廠大門緊閉,審計隊伍連進都進不去,韓方還多次阻撓中方進入調查合資公司財務狀況。一方面擔心培養強大的競爭對手,另一方面不愿意披露更多母公司的信息,韓國現代汽車對于北汽的上市持消極態度,這成為北汽最大的攔路虎。
難道沒有其它解決辦法了嗎?有,但希望可能更加渺茫。對于北汽來說,若能說服韓國現代,則可順利上市;如若不能,則只能轉而發展自主品牌,做大自主業務資產,方可一圓上市夢。
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北汽乘用車方面的業務想上市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因為北汽的自主乘用車品牌剛起步,尤其是吸收了薩博技術的“北京”牌乘用車還沒看到苗頭,就將其推向融資平臺,投資者也不會太感興趣。
此外,生產越野車的北汽有限仍然虧損,而北京奔馳則剛剛扭虧為盈,沒有北京現代相關資產的注入,北汽的乘用車資產根本不足以吸引資本市場。所以,不是筆者說風涼話,也不是給北汽潑冷水,即使北汽股份公司成立,但其離真正掛牌上市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